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她爱岗敬业、安贫乐教,三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默默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社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而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牢记人民的重托,牢固树立代表意识,在平凡的工作中诠释代表的职责。她就是鹤山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共和镇中心小学老师曾瑞芬。

牢记爱与责任不动摇
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生源参差不齐,选择乡村教育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付出。曾瑞芬来自农村,她深爱着脚下的土地,坚信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凭借爱心与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点亮了莘莘学子的璀璨人生,是人民教师最大的幸福。执教多年来,她肩负起乡村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针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农村孩子的特点,通过继续教育、阅读教育资料、参加研活动等,不断努力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听课研学持续改进教学方式,通过与教师携手、与学生交心凝聚思想共识打开一方天地,逐渐使自己成长为教师队伍的“匠心育人者”“有温度”的“严爱结合”的乡村教育者。曾瑞芬担任了多年的乡村小学教师,在年级中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不管酷暑严寒,还是身体不适,她总能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激昂信心斗志,助力解疑答惑,温情陪伴帮扶,共同走过学习上的“高原期”和心理上的“困难期”,李某博、谢某彬、罗某林等一度自卑偏激的“学困生”,在她的关爱下一个个自信而健康地成长。她无怨无悔地把一届又一届起点较低的学生迎来,又满怀希望地把他们一个个送往更高的年级。

坚持教书育人不松懈
从进入教学行列,曾瑞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从当上教师的第一天起,她就在深耕教坛、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探索前行。她先后被评为鹤山市优秀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年度考核优秀教师,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广东省优秀论文评选分别获二、三等奖,曾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鹤山市一、二、三等奖,教学微课案例获江门市三等。在班级管理中,匠心育人,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标兵文明班、学月文明班。在教学上因材施教,深受家长,学生,同事好评。同时,曾瑞芬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所指导的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教学能手,他们参加各项比赛多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她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发挥乡村教师教师”在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辐射示范作用。

助推教育振兴不止步
曾瑞芬深信,“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人大代表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当好“领头羊”;另一方面要牢记使命履行“天职”,做好“代言人”。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条线的人大代表,她深感推动乡村教育振兴责任重大、时不我待。虽然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她都能一次次安排好时间参加人大活动,积极参加联系接待选民群众活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并通过审议政府报告、参与视察活动、提出代表建议等方式,多次提出优化教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等事关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意见,得到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推动了乡村教育振兴的进程。
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曾瑞芬始终秉持一颗为民之心、一腔教育情怀,她表示十分珍惜履职的时光,在更加勤勉地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的同时,将更多地走进基层、服务人民,始终秉持一颗为民之心、认真履职,勤勉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人大代表的担当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