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2021年,江门人大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省率先设立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以“代表提、政府办、人大督”的形式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人大代表的热烈回应,真正以“小民生”赢得了百姓“大民心”。两年多以来,鹤山市沙坪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发动人大代表收集群众身边的“微实事”,扎实推动民生“微实事”工作,助力解决一件又一件群众的“小急难”问题。

昔日“烂路”换新颜
“道路硬底化之后,再也不用走烂路了,方便我们出行,旁边还种了绿化,看着就很舒心。民生‘微实事’真是个好工程!大家都受惠。”最近,沙坪街道楼冲何姓三村村口道路摇身一变,昔日的“烂路”换新颜,令周边居民交口称赞。
据了解,该路段原本没有硬底化,天晴的时候灰尘满天,下一场雨就坑坑洼洼,骑摩托车也很容易打滑摔倒,成为周边近1500多名村民出行的“堵心路”,群众对该路硬底化意愿强烈,江门市人大代表黄志文提出《关于改善沙坪街道楼冲何姓三村村口道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的建议》,建议被纳入2023年第一批民生“微实事”代表建议项目。鹤山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调研,帮助其申请上级资金优先支持,沙坪街道办高度重视,增加资金投入,该项目的实施走进快车道,村民口中的“烂路”在今年6月终于实现了硬底化,路边还种上了绿化植物,既隔绝了临近鱼塘的安全隐患,又美化了环境。

无独有偶,位于鹤山市沙坪街道赤坎村委会新325国道辅道口入坎头村此前有一段长约170米、宽约6米宽的黄泥路,是坎头村对外的一条主要道路,每逢下雨天小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都难以通过。由江门市人大代表李建清提出建议,纳入民生“微实事”后,道路硬底化工程于2023年7月底开始施工,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极大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

困难家庭有了新家具新家电
“去年政府帮忙重建房屋,今年又让我自己选择需要的家具家电,真是太好了,越来越有家的感觉。”特困老人李叔高兴地说。
“危房改造”项目为符合条件的低保、特困家庭解决了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实现了困难群众的“住有所居”,但部分重建房屋的困难家庭,建成新房后缺少必备的家具、家电和床上用品等,导致了“家徒四壁”的困窘,拥有一些基本的家具家电用品成为他们最大的心愿。针对这种现象甄红星代表提出了建议,建议被纳入2022年第二批民生“微实事”项目,根据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为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添置5000元以内必备家具、家电和日常用品。
为了推动微实事项目落地,甄红星代表积极联系走访,跟踪掌握项目实施进度,还与民政部门领导干部一起上门为困难家庭送上新家具、新家电,合力拼装家具。他表示,在推进民生‘微实事’过程中,自己作为人大代表,最开心的就是能够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群众!
目前,民政部门已为16户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让困难群众不仅实现“住有所居”,也能“安居宜居”。

卫生黑点变成了停车场
“感谢人大代表的发声!感谢党委政府为我们彻底改造了这个卫生黑点,感谢他们回应了百姓期盼、解决了民生难题。”对于鹤山市沙坪街道越塘隔山村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每次路过此地的群众都会称赞不已。
位于沙坪街道越塘村委会隔山街红风美食店后曾经有一块大概500平方米烂地,杂树丛生,每逢下雨污水横流,滋生蚊虫,是一处垃圾积聚的卫生黑点,村民强烈要求整改。纳入江门市首批民生“微实事”项目后,沙坪街道办事处作为主办单位,高度重视,在借助江门市民生“微实事”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街道办再下拨资金约22万元,顺利推动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后周边村民高度评价,烂地平整硬底化、铺设排水渠,彻底消除了卫生黑点,同时还规划设置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件件民生“微实事”,是代表的全程参与、高效履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为持续推动民生“微实事”工作,沙坪人大通过组织代表入网入格接访走访、实地视察等形式搜集民生“微实事”备选建议项目,真正为民办实事。
下一阶段,在江门市人大常委会民生“微实事”工作机制的支持下,沙坪人大将继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更好发挥代表在凝聚人心、关注民生、推动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以民生“微实事”撬动群众“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