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常委会 监督工作 选举任免 代表工作 依法治市 法律法规 人大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镇街人大 >> 正文
宅梧镇人大组织赴新会台山开展考察调研助力“百千万工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宅梧镇党政和人大办 梁银秋 更新时间:2024/12/31 16:03:43

为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开阔代表视野,拓宽代表履职思路,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近日,宅梧镇人大组织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和镇“百千万工程”工作人员共80多人赴新会、台山开展考察调研活动,深入借鉴学习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调研组首先来到新会茶坑村。据悉,茶坑村是近代维新先驱梁启超先生的故乡,是新会陈皮核心种植区,素有“启超故里,陈皮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茶坑村依托“启超故里”的文化品赋,加大宣传“一门三院士”的优良家风,对茶坑村古建筑进行修缮,将梁启超故居打造成为有文化内涵、有思想高度、有审美格调的文旅名片。同时整合与小鸟天堂、陈皮村等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陈皮文化旅游线路。近年来,茶坑村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优秀村、广东特色产业名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结合宅梧镇实际,宅梧镇成功创建了“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和“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调研组认为应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进一步推动产业振兴,达到增加村集体收入,为当地村民提供大量创业就业的机会,使到村民增收致富,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共同目标。

在茶坑村,调研组参观了梁启超故居,感受名人的家国情怀。梁启超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学习,缅怀梁启超先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在教育、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大家内心无不荡漾着澎湃的爱国热情。

调研组来到新会陈皮村。据介绍,新会人生产、加工和食用新会陈皮的历史已有700多年,“新会陈皮”是当地政府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为弘扬新会陈皮文化,进一步扩大新会陈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建立新会陈皮“产学研金融”对接平台,推动新会陈皮产业做强做大,同时带动新会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新会陈皮村 是以新会陈皮“种植、收储、交易、鉴定、研发”为核心,集陈皮交易、特色餐饮、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中国首个大型特色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结合宅梧镇实际,宅梧镇是农业大镇,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中,依托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白茄子、荷村西瓜、黄金百香果、黄晶果等一批叫得响亮、卖得上价的宅梧“农”字牌精品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近年来,宅梧镇大力发展茶产业,推动茶旅融合发展,目前,全镇2千余亩茶园已实现标准化生产,其中,近700亩被打造城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认证生产基地。通过交流学习,调研组认为,新会陈皮村在依托优越的农业产业资源延长“农文旅商”产业链、在高质量发展中“出圈”聚人气,在地方特色产业和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所探索和积累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调研组来到新会崖门镇京梅村。据介绍,京梅村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的发源地,更是将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创新融合的典范。京梅村围绕蔡李佛拳文化做文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找准了定位,利用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十大技法为主题的“出神入化巷”,成为受游客欢迎的网红打卡点,走街串巷中,调研组领略了蔡李佛拳的文化内涵,一些藏在房前屋后的小店也引起了调研组的注意。为了让村民更多地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京梅村通过政府支持、村民参与的方式,鼓励美丽庭院建设,发动群众利用自家庭院或闲置房屋进行美化改造,建成小食店、文创特产商店、跌打中医馆、糖水店、茶饮店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店,既丰富了文旅产业的形态,增加村民收入,又使得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成果,见证着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村民带来的可喜变化。

调研组来到台山都斛镇大纲村。2023年,大纲村被列入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林基路纪念公园、林基路纪念馆、林基路故居位于大纲村,据介绍,大纲村以“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发力点,积极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将这三个红色景点串联成了大纲村红色教育“一条龙”线路,激活“红色细胞”、激发“红色动能”,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推动“培训+旅游+农业”深度融合,绘就着“百千万工程”和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丽红色画卷。如今,大纲村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正扮演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角色,在讲好林基路爱国故事的基础上,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结合宅梧镇实际,宅梧镇具有红色资源禀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宅梧镇靖村村委会从新下村,1994年公布为鹤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东省不可移动文物;1995年江门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江门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被命名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23年,靖村村被列入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调研组通过交流学习,认为应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以红色资源作为底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桃花驿”等重点项目落地,以“培训+研学”带动旅游发展,持续推进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升级,打造集红色旅游、农业观光、乡村体验于一体的省级红色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建设靖村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调研组参观了林基路纪念公园、林基路纪念馆、林基路故居,了解林基路生平光辉事迹,学习林基路对党忠诚、献身革命的一生,弘扬以“坚定信念、甘于奉献、艰苦奋斗、善处逆境”为主要内涵的林基路精神。

通过本次考察调研活动,调研组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结合宅梧镇实际,对标先进经验做法,立足实际,着眼长远,认真思考和谋划“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积极为宅梧镇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上一条文章: 桃源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食品安全视察活动

  • 下一条文章: 址山镇人大推动代表进站入网格履职尽责为人民
  • Copyright©1999-2012 Heshan Ci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电邮:webmaster@heshan.gov.cn]

    鹤山市人大常委会 主办 粤ICP备20007065号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1028号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