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人大代表“绿美履职”在行动
3月18日,桃源镇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市委绿美鹤山生态建设号召,通过向市慈善会定向捐款支持生态建设项目,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彰显人大代表履职为民,持续助力深化“百千万工程”、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植绿护绿初心不改,履职尽责再添新篇
近年来,桃源镇人大代表始终将生态振兴作为履职重点,先后参与“百企兴百村 绿美新桃源”植树活动,累计带动社会捐资超万元,种植黄皮、龙眼等本土树种近500株,捐款资金专项用于生态修复、乡村绿化及困难群众帮扶,形成“生态效益+民生福祉”双赢格局。桃源镇人大代表何建明表示,“作为企业负责人和人大代表,既要为产业发展建言,也要为生态保护尽责,每一笔捐款都是对子孙后代的承诺。”
从“植树添绿”到“多元增绿”,探索生态履职新路径
桃源镇人大不断创新履职形式,将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产业带动生态。人大代表李杰林推动蓝龙虾生态养殖转型,通过“生态养殖+预制菜深加工”模式,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友好协同并进。以共建凝聚合力。连续开展“党旗红引领生态绿”主题活动,联动企业、乡贤、村民等参与,打造“企业捐树、群众管护、成果共享”的可持续模式。以科技赋能治理。引入自动化灌溉系统、网格化管护机制,确保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让“年年种树”升级为“久久成林”。
打造“代表+”生态履职品牌,绘就绿美新图景
桃源镇人大主席团以这次捐款为契机,部署三项重点工作:深化“代表林”认养制度,将认捐树木生长数据同步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推广“果树经济”模式,计划在13个村(居)扩大前期所种植芒果、龙眼等经济林木种植规模,所得收益专项用于乡村公益事业。建立生态履职评价体系,将代表参与植树护绿、环保监督等工作纳入年度履职考核。
“这次所捐款项承载着代表们对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对绿色未来的期许。”桃源镇人大刘主席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开展“生态履职周”“绿色议事会”等活动,营造“人人植绿、全域护绿”的社会氛围,为桃源镇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②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履职作用,助力桃源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月20日下午,桃源镇人大组织全体代表开展主题为“助力桃源高质量发展”的全员视察活动。活动聚焦镇内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发展成效,通过实地调研、交流形式为镇域发展建言献策。
聚焦产业升级,把脉重点项目推进
视察组首站走进建桃源工业区,对麦蒙服饰、奥轩科技、欧克特电子科技等在建项目进行调研。
麦蒙服饰项目作为国内高端针织服饰ODM龙头企业,投资1.3亿元建设新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年产服饰40万件、年产值1.5亿元。代表们详细询问了项目与一线品牌的合作模式,肯定其“研发+生产”双轮驱动战略,建议企业加快投产进度,带动本地纺织产业链升级。
奥轩科技高端男鞋项目与麦蒙服饰形成配套联动,总投资1.3亿元,规划年产50万双鞋。代表们重点关注项目智能化生产线布局,强调需加强技术工人培训,推动传统制造向“智造”转型。
欧克特电子科技作为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其扩建项目总投资2.18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5亿元。代表们实地查看灌封材料生产线,对其实现年产值8827万元表示肯定,并建议加大与广深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对接力度。
对标典型示范,共谋乡村振兴路径
随后,视察组赴共和镇“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来苏村开展跨镇域调研。该村以“千年钟氏古村”为底蕴,近年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等7项国家级荣誉,2023年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代表们实地考察了和安里民宿、来苏茶园等产业项目,详细了解“村企合作”模式。据悉,该村通过盘活闲置民居打造精品民宿集群,引入投资6亿元的“山水人家”文旅综合体,形成“农业+文旅+康养”融合业态。
在参观活动交流中,代表们对来苏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农耕乐园等设施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尤为感兴趣,认为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同时,围绕来苏村“规划一张图、治理一张网、产业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做法,引发代表们的热议。结合桃源实际,代表们提出桃源镇的“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示范带建设应该秉承“资源整合、项目融合、整体开发”理念,进一步加快推进。
此次视察活动通过“看现场、学经验、谋对策”,充分展现人大代表“一线履职、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下一步,桃源镇人大将持续深化监督职能,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