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共和镇人大组织开展“微心愿”圆梦行动。随着人大代表、爱心企业们带着关切入户慰问,把爱心物资顺利送到受助群众手中,看着一张张笑脸,这个延续第二年的暖心品牌,又写下了新的温暖注脚。

从“群众呼声”到“心愿落地”:
人大履职的民生温度
自开展“微心愿”圆梦行动以来,共和镇人大始终将这项工作作为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重要抓手,更着力打造成服务群众、推进基层治理的亮点工作。活动中,人大代表们带着责任下沉网格,通过进站接待、走访入户、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收集群众心声——是孤寡老人“夏天能有台风扇纳凉”的期盼,是困难家庭“孩子需要一张稳固书桌”的诉求,是残障人士“想要一个电饭煲方便做饭”的小心愿。
这些看似微小的愿望,被代表们细心记录在册,形成“微心愿清单”。随后,镇人大积极联动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发出认领倡议,全程跟踪督办心愿落地:从心愿征集到爱心对接,从物资筹备到入户送达,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人大代表的担当与社会各界的温情,让“微实事”真正解决群众的“心头事”。

从“温暖瞬间”到“长效机制”:
品牌力量持续延伸
本次“微心愿”行动中,征集到的18个心愿均被顺利认领,爱心物资不仅及时送到受助人手中,人大代表们更带着关切走进家庭,与受助群众拉家常、问近况,了解他们的生活变化,让温暖不止于物资,更延伸到情感关怀。“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风扇,代表还特地来看我,心里真暖和!”李婆婆的话道出了许多受助群众的心声。
两年来,共和镇人大通过不断优化流程、拓宽渠道,让这项工作从“尝试探索” 变成“常态坚持”,至今已开展四期,累计捐赠价值4万多元的爱心物资,推动实现“微心愿”70个。它既是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实践场”,让代表在联系群众中摸清民生需求;也是凝聚社会力量的“连心桥”,让爱心资源精准对接困难群体;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活体现”,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温暖就在眼前。

从“心愿落地”到“常暖常新”:
爱心之路永不落幕
一个个“微心愿”的实现,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共和镇人大将继续深化这项暖心工程,进一步拓宽心愿征集渠道,让更多困难群众的需求被看见;持续优化爱心对接平台,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完善跟踪服务机制,让“微心愿” 从“圆梦”向“长效关爱”延伸。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共和镇人大将始终带着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让“微心愿”这个充满温度的工作持续发光发热,用点滴行动汇聚成服务“大民生”的暖流,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绽放更动人的光彩,让每一份对生活的美好期盼都能被温柔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