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常委会 监督工作 选举任免 代表工作 依法治市 法律法规 人大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镇街人大 >> 正文
鹤城镇人大代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赋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鹤山人大 鹤城镇党政和人大办 凌伟新 更新时间:2025/09/30 10:22:35

鹤城镇是人大代表“三联双到通网格”工作模式的试点镇,近年来鹤城镇人大全面引导和推动代表主动下沉,深入联络站和选区网格,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激活资源,真正扎根基层、履职尽责,高效联系群众、服务发展。

其中,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代表“进站入网格”服务“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履职内容,充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针对存在的特色产业技术提升、品牌建设、政策落地等难题,精准服务赋能,把履职答卷书写在产业发展每个环节,有效推动特色产业既沿民生需求横向延伸,又沿产业链条纵向深耕。目前,具有鹤城本土特色的花生、红茶、沉香等优势产业,已逐步实现融合升级。

种植加工做大花生产业

网格问需,与企合作。鹤城镇人大代表黄栢深,在走访本地花生深加工企业时,敏锐捕捉到“本地花生原材料产量不能满足花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企业只能从东北进货,增加运输成本”的痛点。他立即行动,积极向镇人大和所在村委会建言献策,鼓励花生深加工企业与村委会合作建立花生专业合作社,并参与制定《关于鼓励农民种植花生的发展计划》。通过采取发放补贴、明确收购底价等方式,发动村民盘活撂荒地600亩,新增花生种植面积900多亩,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深加工破局,科技破题。面对花生农产品品牌效益不足、销路未够畅通的瓶颈,黄栢深代表建议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在与鹤城镇南中村实地勘察地质条件后,选定和盘活一块80亩的撂荒地建立种植试验基地。同时,积极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广东省农科院等专家到现场指导,最终试种成功有高价值的黑衣花生、七彩花生,花生亩产量提高约200斤、单价提升达150%。

文旅点睛,品牌赋能。代表们深挖本地“花生加工技艺”的非遗文化与花生丰收传统,提出“花生文旅”的金点子,并展开专项督办。在代表督办下,南中村党总支成功争取鹤山市红十字会博爱项目专项资金,加上镇政府积极整合资源,在提升村容村貌及农田灌溉水平的同时,引导企业打造展销中心、农文旅项目等,拓宽游客参与古法炒花生体验、品尝特色花生宴、游览花生主题长廊等活动的渠道,加快形成集产、学、研、旅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大幅提升“鹤城花生”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

产销两端提振红茶产业

古树普查,“入网建档”。鹤山市人大代表、城西村委会书记马柏良,深入城西网格的潮边坑茶园,调研古茶树信息,建立详实的电子档案库,并通过考察双合、宅梧、共和等周边地区的红茶种植及生产情况,以“临近昆仑山生态林,采用天然清澈的山泉水灌溉”作为潮边坑红茶的品牌“特”卖点,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根基。

技艺传承,品质升级。针对制茶工艺参差问题,代表们从提升种植条件、畅通销售渠道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协助镇政府推进鹤山市鹤城镇址山河城西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持续优化水质;盘活城西旧小学约10亩闲置土地,推进高端康养和茶园种植体验基地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推动建立“鹤城红茶”标准化生产流程,并邀请制茶传承人定期开设公益讲座,做强“茶”文化品牌,持续提升茶叶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全力促进茶叶“产销”两旺。

茶旅康养,业态融合。依托马耳山生态优势,代表们提出“茶香康养”概念,并积极穿针引线,引入社会资本捐助和投资,在马耳山、昆仑山环抱中打造集赏花观光、茶艺体验、越野运动、露营休闲、主题民宿、美食品尝于一体的“鹤起昆仑田园综合体”,推动茶叶产业延伸为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条,年吸引游客超5万人次。

整合资源发展沉香产业

统筹林地,规范种植。鹤城镇坑尾村林地资源连片、坡度缓和,且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租赁期限届满,鹤城镇人大代表、坑尾村委会书记吕醒雄主动作为,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带领坑尾村民群众,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抓手,统筹整合租赁合同到期约2500亩林地,筑巢引凤栖,引进广东华南鹤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发展沉香产业,带动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收入提升至158万元、同比增长74%,为当地村民新增就业岗位超50个。

产业链延伸,价值倍增。吕醒雄意识到,要彻底改变“资源出租”的窘境,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就要延长产业链条,形成“鹤香沉香”品牌,他向镇府提出建议,引导企业开发出沉香精油、线香、手链等下游产品,增强沉香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在代表的牵线搭桥下,沉香产业与周边的坚果、花生等产业开展联动,合作开发“跨界”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文化挖掘,香道传承。为提升产业文化底蕴,吕醒雄还从推广“沉香文化IP”的角度,建议镇府规划以沉香为主题的示范基地项目,通过建设沉香产业课堂、数字科普、文化展区等,将沉香产业从单纯的种植加工,提升为承载文化兼具观赏和体验价值的特色文旅项目。

鹤城镇人大精准对接本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代表联络站为依托,推动代表履职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立足基层网格,听民意汇民智,确保村民、农户和企业有关特色产业发展的好建议得到及时反馈,做到精准把脉产业痛点,整合资源穿针引线,在良种推广、技术升级、链条延伸、品牌塑造、文旅赋能等关键节点上做到精准发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快高质量发展。


  • 上一条文章: 雅瑶镇人大持续攻坚 再吹基孔肯雅热防控“集结号”

  • 下一条文章: 双合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胜利召开
  • Copyright©1999-2012 Heshan Ci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电邮:webmaster@heshan.gov.cn]

    鹤山市人大常委会 主办 粤ICP备20007065号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1028号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