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下称“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关键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锚定市委“建典型、作示范,全力建设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的目标任务,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定点联系、人大监督、代表履职等为主要抓手,助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加力提速、向纵深发展。
聚焦定点联系,坚持因地制宜
引导典型镇村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市委定点联系典型镇、典型村工作安排,领导班子成员上半年深入定点联系包括1条省典型村、3条江门典型村、6条鹤山典型村在内的省市县三级10条典型村累计23批次,认真做实调查研究、摸清发展底数,重点对标省对“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确定的各项评价指标,以及鹤山年度“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清单,按规划引领、产业发展、环境改善、设施健全、风貌提升、服务便捷、治理有效等7大方面,全面开展问题自查、详细分析优劣势,做好为典型村办实事清单,真正把定点联系工作做到实处,精准帮助镇村补短板、强弱项。其中,针对桃源镇旺龙村产业发展特色不鲜明、造血能力弱等存在问题,第一时间召集村委会干部会议,摆问题、查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提出整改方案,实施挂图作战。目前,已盘活闲置荒地并引入资本承包300亩,用于种植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切实增加村民租金收入。

结合不同镇村禀赋和周边资源,着力厚植优势,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指导典型村建设工作加快开展。其中,为充分发挥宅梧镇靖村红色文化优势,围绕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等历史资源,高标准建设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牵头组织镇村干部前往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考察学习依托阮啸仙故居等发展红色文旅产业的经验做法;为有效盘活双合镇双桥都村莲村小学旧址等资源,推动用于生产和研学,积极协调教育等部门,详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协助有投资意向的企业项目顺利推进。
聚焦人大职能,坚持点面结合
强化刚性监督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逐项落实年初制定的2024年度人大监督计划,重点聚焦“百千万工程”,点面结合开展人大监督,持续强化刚性实效,助推“百千万工程”工作落地落实。5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针对镇街“六乱”整治、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和圩镇“四旁”“五边”植树绿化等工作情况,组织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视察,通过实地走访共和、鹤城、桃源等镇街,看项目情况、找存在问题、听代表意见,力促美丽圩镇风貌提升、功能规划设计完善,提出强化思想认识,加大人员标准化培训力度,优化规划设计,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做法,研究用好地方元素,高标准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做到久久为功,见行见效;对标对表,长短期结合,查漏补缺,把鹤山特色文化、民俗融入美丽圩镇建设,做到有内涵有“民”味,打造鹤山特色美丽圩镇;因地制宜,做出各自特色品牌,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群策群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针对《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在鹤山实施情况,目前正按照计划,密锣紧鼓选点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条例有效落地落实。

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视察调研,实地视察址山信义节能玻璃项目、昆联村委会农污站点、龙湾污水处理厂,以及宅梧污水处理厂、镇海水新塘桥断面等,详细了解项目进度、环保措施落实、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情况,做好环境保护报告的审议,推动政府部门做实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聚焦经济发展,开展培育优质企业、稳定就业等主题调研,组织开展对《鹤山市国有建设用地基准地价更新项目成果》情况的调查;聚焦民生实事,开展医保政策专题调研、防汛工作专题视察,以及按照项目进度、时间节点,组织对十大民生实事、2023年第二批4件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设跟踪监督,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工作全方位落实到位。
聚焦群众主体,坚持主动作为
发动代表投身发展

“百千万工程”既是一项全民工程,必须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又是一项民生民心工程,群众应该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要把服务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建设作为代表履职重要任务,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落实‘三联双到通网格’模式,推动代表进站入网格,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冯细就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专题调研座谈上强调,“人大代表更要带头示范、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带动村民群众、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百千万工程’建设。”比如,桃源镇旺龙村在人大干部和进站人大代表的带头发动下,利用乡贤清明回乡祭祖契机,发动筹集建设资金15万元,目前到账款项已逐步投入对雨水渠升级改造、机耕路连接工程修缮、人居环境整治和整体风貌提升;为解决宅梧镇选田村果蔬销售出路问题,保障村民种养效益和积极性,进站人大代表组织镇村干部前往恩平市,实地参观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冷链物流产业园运作,亲身感受供销全链条服务,学习汲取“稻稻薯”“育繁推”一体化先进经验;为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龙口镇青文村进站人大代表积极联系周边地区民宿企业到村考察,帮助摸准门路发展乡村产业;共和、双合等镇人大代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到“厕所革命”、路桥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持续推动乡村风貌提升。

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号召,把推进绿美鹤山生态建设融入全年代表工作,第一时间发出“绿美鹤山·人大代表齐行动”倡议,鼓励人大代表做绿美鹤山生态建设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护航者,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认种、认养、认捐”活动。目前,已筹集共建“人大代表林”超13.5万元,600多名代表带头参与植树活动,有效助力绿美鹤山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