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常委会 监督工作 选举任免 代表工作 依法治市 法律法规 人大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动态 >> 正文
鹤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专题视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鹤山发布 最鹤山 更新时间:2024/10/18 17:28:36

    10月17日,鹤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冯细就带队,到双合镇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专题视察,了解该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和成效,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人大视察组视察在双合镇双桥都村,听取“一河两岸”灯带安装工程、魔芋种植及产业链发展情况。到先庆村了解粉葛种植及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情况,并实地调研光伏农光互补科普基地。

    冯细就对双桥都村、先庆村积极发展魔芋、粉葛种植,探索推动农旅融合,加快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工作给予积极评价。他表示,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双桥都村和先庆村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冯细就强调,双合镇是我市农业生产大镇,有很好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继续推动粉葛、魔芋等第一产业稳步发展,积极拓展研学旅游第三产业,推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为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树立典范。要通过科技支撑和品牌建设,提高“鹤山粉葛”的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实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价值链的进一步延伸。另外,目前魔芋基地、光伏农光互补科普基地在提供劳动力就业,增加农作物亩产等方面,走出一条增收富民的路子,要总结经验做法,鼓励更多企业与农户合作,确保企业盈利、农民增收,实现共赢发展。

    双桥都村通过定点联系单位和社会力量建设“一河两岸”灯带安装工程,改善了居民夜间出行条件;引进企业开展魔芋种植,每年推动村集体收入增收10万元。先庆村扩大粉葛种植面积,建设集悠闲观光、粉葛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光伏农光互补科普基地探索“光伏发电+农业种植+观光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鹤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建华、黄文、任文、欧卫华等参加视察。

9月24日,鹤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冯细就带队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专题视察。

    人大视察组视察龙口镇霄南村和青文村,了解各村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提升等情况,重点就典型村培育、“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等提出意见建议。

    冯细就充分肯定龙口镇霄南村、青文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及建设情况。他指出,霄南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保留众多传统建筑,用活用好古鲜卑族后裔、祠堂文化、牛肉制作非遗技艺等,青文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注重改善人居环境,两个典型村既有古朴文化,也有时代气息,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冯细就表示,霄南村认真落实省委、市委、龙口镇委工作部署,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典型村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敢于投入、甘于付出,因地制宜发展鲜卑古村落特色农文旅产业,并通过切实可行的举措,为村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遇,推动村民增收致富,真正干出感觉、干出感悟、干出感情,是市委工作忠实“执行者”、典型村建设“先行者”,是全市各村学习的榜样。其他镇村要积极总结学习典型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做到“想民所想、急民所想”,不断完善民生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提质增效。

    霄南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第五批名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首批名单、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该村积极发动村民群众、海内外乡亲、社会力量等,进行农房风貌品质提升、村内道路提升等,致力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提升。青文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该村完成青文大道路灯安装,新建新村环村路、桥梁、篮球场,提升珠江村小径风貌,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 上一条文章: 鹤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像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一样,抓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

  • 下一条文章: 产业振兴农民增收是关键!鹤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耕地复耕复种和农村土地流转专题调研
  • Copyright©1999-2012 Heshan City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电邮:webmaster@heshan.gov.cn]

    鹤山市人大常委会 主办 粤ICP备20007065号 粤公网安备44078402441028号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