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达权自2021年当选为江门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后,便牢牢树立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强烈意识,他怀着“我是农民儿子农民代表,我必须为农代言发声”的炽热之心,利用自己多年在乡镇工作积累的经验和现任鹤山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的“职务优势”,用脚丈量村情农情民情,用情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所盼,用心帮助农民纾难解困,成了农民群众的“知心人”“代言人”。
奔走协调提建议,谋划打通农产品直通港澳渠道
江门是农业大市,拥有山水田林海等丰富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自然禀赋优势,是珠三角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被誉为珠三角的“粮袋子”“菜篮子”“海鲜铺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员,江门处在珠三角西部,毗邻港澳(距香港185公里、澳门90公里),是珠江西岸对接黄金内湾的重要桥头堡,但一直以来特殊的区位优势并没有为江门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带来畅通的流通渠道。供销社的特别职能和渠道,让吕达权对流通和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有着特别的思考和敏锐的嗅觉,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要保供稳价和解决农产品卖难,必须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正是带着“如何把江门的优质农产品畅销大湾区”的课题思考,吕达权深入走访了多家种养大户、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大户,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江门五邑地区不乏优质农产品,如新会陈皮、台山香米、开平马岗鹅、鹤山红茶、恩平簕菜等,一系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就是优秀代表,但目前销路和价格都是瓶颈,其中最为遗憾的是我们的农产品未能打通直通港澳的通道,在直供大湾区的通道还有障碍。”
吕达权紧密结合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政策,以及省“百千万工程”要求,以江门市人大代表身份向大会提报《关于打通江门农产品直供港澳渠道的建议》,详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需求,以及搞活流通的逼迫性等。该建议被评为江门市人大代表优秀建议,在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和海关等部门的办理过程中,吕达权多次参加会商,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化的补充意见,努力使这项为农利农、服务发展的建议得到落地。
积极倡议做引导,不遗余力重塑鹤山红茶品牌
鹤山红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宋代,兴于明清,以其色泽乌润、气味醇厚、芳香入肺而著名,在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大量远销香港、澳门、南洋和美洲等地。鹤山也因大量出产和交易而被誉为“广东茶叶第一县”,但后来随着清朝的没落而逐渐式微。近年来,中国茶叶这片“神奇的中国树叶”,又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大有兴起之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接待各国元首和出访推介,“中国茶叶”被各国重新认识。鹤山市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推进中,明确把“茶产业”列入重点振兴产业。其中,鹤山市双合镇是鹤山红茶的重要产区,也曾是国营茶场和茶厂所在地。吕达权曾经在双合镇工作,对茶叶种植和茶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他始终坚定认为,要重塑和擦亮“鹤山红茶”这个传统产业和农副产品品牌,必须进行一次技术革命才能实现凤凰涅槃。
吕达权积极抢抓江门市政府和鹤山市政府印发的《江门市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鹤山市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机遇,分别以代表小组活动和供销社搞活流通调研的方式,深入到茶企、茶场、茶店等,与企业主、茶农、制茶师傅开展工艺提升和品牌打造的交流座谈,不遗余力积极推动茶产业改革和转型升级,得到了茶叶界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还会同江门市人大代表、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张超,联合撰写了《关于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现江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精准提出“新点子”,为推动江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做有效参考。
善察民情为民生,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履职尽责做好服务,是吕达权所坚持不懈的显著工作方法,也是他作为人大代表落实“人民选他当代表,他当代表为人民”的具体行动。在鹤山市人大常委会探索推行的代表“三联双到通网格”工作模式中,吕达权结合自身的工作,积极联系边远山区的双合镇,他不畏难畏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经常深入到联系的辖区,进村入户、走访企业,坚持问需于民,农民兄弟都把他当作“知心人”,见面总会说“知心话”。
在进站入网格,与村民群众拉家常、谈心事的过程中,吕达权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掌握村民的“急难愁盼”。每当群众有困难、有求助时,他都积极想方设法及时协调解决。比如,在双合镇石头岭村走访时,了解到这条越南移民村没有纳入农村公厕改造序列,村内原有公厕破败不堪,村民强烈要求重建一座公厕时,他马上到当地镇政府反映和协调,同时又深入了解到镇财政短时间无法筹措建设资金时,他便整理充分的材料,向江门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支持双合镇侨村公厕改造资金的建议》。该建议提到的公厕改造,及时被江门市人大常委会纳入2022年度江门市第一批“微实事”项目,提供项目建设资金支持,顺利完成改造。新建的公厕不仅方便了村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极大提升了侨村的人居环境,获得群众的纷纷点赞。